数字化工厂是如何实现数字化管理的人员设备的升级。在价值流梳理的基础上,对标行业企业,设定(Safety)安全、(Quality)质量、(Cost)成本、(Delivery)交期等支持企业运作的经营指标、规范作业流程的标准化。同时企业的人员素质和设备(软硬件)必须得升级。人员方面,其思想必须转变,旧的生产管理理念必须丢弃;接受并学习新知识技能,以适应新的生产方式。设备方面,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软硬件升级,包括机器换人、设备改造、工艺重组等,或导入新的APS/MES等生产制造信息化系统等。
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挑战无法走出效益的狭义误区在某些特定的行业,尤其是在离散制造领域,数字化和自动化的程度取决于当前的基础设施、所生产的产品以及整个生产流程。要实现高度数字化或自动化,技术方面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方才可行。而从成本效益角度考虑,收回投资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因此,如果纯粹从投资回报的角度考虑效益问题,将使得企业在面对数字化工厂时踌躇不前。在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重视、生产安全不断规范、劳动力红利逐步消失的今天,数字化工厂所实现的节能减排、人机交互、远程控制等紧跟当前形势下的要求,能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
工业界经历数字化的阵痛期已逾十几年。借助企业资源计划(ERP)和制造执行系统(MES),规划、进度安排、仓储、库存管理以及物流流程实现了精简和自动化。但这些成就仅囿于技术领域,支持工厂的个别职能领域,而非在更广的层面上提升工厂整体效能及其供应链效率。时至今日,数字化阵痛已然成为过去,制造商们步入了数字化红利的黄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