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钟前
本站讯 2018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赋予了团体标准法律地位,新版标准化法实施两年来,团体标准继续保持迅猛的发展势头。截至2020年12月31日,北京市、广东省、浙江省、山东省等31个省、市、自治区共有4334家社会团体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注册,较去年增长30%,社会团体在平台共计公布21350项团体标准,较去年增长42.8%,其中发布标准数量最多的社会团体依然为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涉及食品、食品相关产品、纺织、工具制造、化妆品等多种行业,共发布标准2018项,较去年增长42%。
本站汇总了社会团体官方网站、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等公开渠道的信息,截止2020年12月31日,全国各社会团体共发布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团体标准2300余项。统计2016年至今食品及食品相关团体标准发布数量,从图1可以看出,近几年食品行业团体标准发展迅猛,2018年呈现爆发式增长,随后以每年35%左右的增速快速增长。
图1 近年来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团体标准发布数量
一、食品创新进展
2020年,作为与民生保障息息相关的食品工业,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1-9月份食品工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3%,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1%,在拉动整个工业经济的平稳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我国工业面对突变环境下持续发展的“稳定器”。我国食品安全水平也同样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分析,2020年上半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合格率为97.89%,和2019年同期相比提升了0.29个百分点。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食品工业的任务正在不断发生着深刻变化。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背景下,人民对于食品的需求已经从基本的“保障供给”向“营养健康”转变。2020年,正值《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贯彻实施的关键阶段,面对全球食品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世界性的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和可持续成为食品工业的重要方向和重要抓手,也是未来食品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是驱动未来食品发展的主要动力,坚持创新驱动,积极主动探索我国传统食品的科学技术问题,全面构建适合我国膳食模式和饮食习惯的食品科技理论体系、技术体系和创新体系,是我国目前食品界的主要任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食品科技界与产业界的创新异常活跃,产品市场日新月异,日趋丰富。如近年来科技界和工业界关注的植物基食品,健康和可持续是植物基产品的主要驱动因素,再如益生菌、益生元、功能肽、功能性食品饮料等功能性食品、具有优良营养特性的乳及乳制品以及老年食品作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支柱和新风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过去老化的产品也面临重要变革,比如植物蛋白饮料、风味乳等没落饮品,也在整个大食品行业健康化趋势的带动下进行品类创新升级。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尚无相关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出台来规范行业发展,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周期长,团体标准及时响应新技术新产品的需求,填补国家标准空白,激发了创新主体和市场主体的创新积极性。
二、重点团体标准解读
近两年来,以自热火锅为代表的自加热食品市场保持了强势、快速的增长势头,但市场火爆的背后也存在隐忧,如操作时的安全隐患、相关标准的缺失。2020年8月5日,重庆标准化协会发布团体标准《食品用发热包》,该标准对食品用发热包从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和贮运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规范要求,还结合自热产品的实际消费场景增加了“跌落性能”等指标。对消费者来说发热包是新事物,该团体标准填补了自加热食品行业空白,补齐了行业短板,极大地保障了消费者安全,对整个自热性方便食品的产业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2020年,植物基食品迎来窗口期。目前还没有植物基食品的国家标准,多家单位开始着手制定植物基食品团体标准。12月29日,由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联合利华、嘉吉、雀巢等相关企业参与起草、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发布的团体标准《植物基肉制品》正式出台。该团体标准在国内首次对植物基肉制品提出定义、同时对原料以及最终产品的属性要求,包括形态、气味、色泽等方面进行规范。另外,全国城市工业品贸易中心联合会正在制定关于《植物肉》团体标准,中国植物性食品产业联盟正在制定《人造肉》团体标准。除植物基肉制品外,植物酸奶市场也快速做出响应,中国卫生监督协会发布《植物蛋白饮料 植物酸奶》团体标准,该标准定义了植物酸奶,对植物酸奶的原料、感官、理化指标、污染物限量、真菌毒素、微生物限量、食品添加剂、生产卫生要求等均做出要求,体现了植物酸奶区别于动物酸奶的产品特色。科学、严谨的标准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这些团体标准的相继出台满足了市场需求,助推了植物基食品创新和技术的发展。
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中国食品报社、中国市场学会食药同源发展工作委员会联合多家单位和机构共同起草了《中国食药同源好产品评价通则》团体标准于10月26日发布,填补国内食药同源类产品标准的空白,助力药食同源文化产业和营养健康产业发展。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发布《氨基酸饮料》团体标准,为含有氨基酸元素的功能性饮料提供科学依据和规范。
另外,相继有食品及食品包装表面新冠病毒检测的团体标准出台,必将对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科技支撑发挥积极作用。
三、趋势分析
2020年3月,国标委发布《2020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提出深化标准化改革,提升标准化发展活力要求:完善强制性国家标准管理、优化推荐性国家标准的管理、规范行业标准的管理、加强地方标准化工作、推动城市标准化创新发展、做优做强团体标准、增强企业标准竞争力。值得关注的是要点对国家标准提出健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等方面标准快速制定机制要求,鼓励大力实施团体标准培优计划和应用示范,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扩大先进适用团体标准供给。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0年百项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中也提出重点支持具有创新性、先进性和国际性的团体标准应用示范,主要包括:(一)填补国家和行业标准空白的创新性团体标准;(二)技术指标全面严于或优于现有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先进性团体标准;(三)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同步推进国际标准制定的团体标准。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于创新技术方面的标准日趋重视。
产品创新必然带来对现有管理制度与标准的突破,如何营造出既鼓励创新亦对市场负责,并确保消费者安全的管理模式,使产品在创新中坚守安全、健康为第一防线。响应国家创新的要求,团体标准未来必将继续保持迅猛的发展势头,为行业自主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体系,积极填补空白,发挥标准引领的作用。团体标准的支撑也必将大大助力食品创新的进展,并促进食品行业创新技术、产业团体标准向国家标准转化。
本文为本站食品安全合规事业部原创文章,转载请与我们联系。食品安全合规事业部提供国内外食品标准法规管理及咨询、食品安全信息监控与分析预警、产品注册申报备案服务、标签审核及合规咨询、会议培训服务等,详询:0535-2129301,邮箱:vip@foodmate.net。
日期:2021-01-26